名為用藥,實為用方——施今墨對藥初探


作者:祝勇

施氏對藥為施今墨先生所創,筆者在學習施今墨對藥經驗時,曾侍診于祝諶予先生身邊,親臨教誨,受益匪淺,對施氏對藥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現將體會寫出,與同道共研。


施老的弟子祝諶予先生在侍診時,常見施老處方雙藥並書,饒有特色。後留心總結,共收集了數百個雙藥並書的範例,將其不解之處問詢于施老,深得施老賞識。祝老在解放後於北京中醫學院授課及臨床帶教期間,曾詳細講述施氏對藥,後由學生呂景山整理成書,定名為《施今墨對藥》出版。深受讀者青睞,屢次再版,仍供不應求,足見施老對藥影響之深遠。許多學生學習後均認為對藥平實,不浮誇,切合臨床實用。但也有人因施老處方雙藥並書,似無成方可循,且藥味較多,就武斷地認為:施老只善用對藥,而不善用方。筆者通過學習,方知事實並非如此。


祝老說:世人只知施老善用對藥,而不知施老不但善於用藥,更精于用方!施老的對藥表面上看是一對一對的藥物,實際上是許多小方和名方的精華。故施老之對藥,名為用藥,實為用方。在祝老的指導下,筆者認真學習了施氏對藥,並查閱了有關醫學典籍,對施老的對藥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施老的對藥,是在對藥物深入細緻地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博采眾方,體會深意,取其精髓,化裁而成。其對藥或互為相須,如石膏配知母,出自《傷寒論》白虎湯;或互為反佐,如黃連配吳茱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或一升一降,如蔥白配淡豆豉,出自《肘後方》蔥豉湯;或一氣一血,如蘆根配茅根,出自《千金方》;或一補一瀉如枳實伍白术,出自《金匱要略》枳术湯,枳實破氣消積,白术健脾和中.兩者一補一瀉相伍而達健脾消痞的功效。有時同為一藥,因配伍不同,而治療迥異。如石菖蒲一藥,與焦遠志相配,名日遠志湯,出自《聖濟總錄》,治療久心痛;再加茯神,為琥珀養心丹,出自《證治準繩》,治療心悸、怔忡;菖蒲、遠志,加入龜板、龍骨,名孔聖枕中丹,出自《千金要方》,治療失眠、健忘、神志恍惚不安;若治療痰濕蒙蔽心包,用菖蒲配郁金,出自《溫熱經緯》中的配伍……。由此可見,若非博覽群書,深諳方意,則對藥之出,實不可得。


經筆者對《施今墨對藥》的粗略統計,施老對藥共涉及古今書籍61種,方劑105首。遠至《內經》的半夏秫米散,近至《醫學衷中參西錄》的升陷湯,靡不採用。足見其讀書之廣,采方之多。


在與施老的臨床驗案互參後,更能體現出施老認證之准,用方之妙,對方劑理解之深,化裁之巧,同時也體現出了施老的一些學術思想。以下舉《施今墨臨床經驗集》一驗案為例。


張某,男,57歲。身發寒熱已二十余日,曾服藥發汗,汗出又復畏風,全身倦怠無力,不思飲食,小便黃,量甚少。舌苔薄黃、質紅,脈弦數。辨證立法:病已二十餘日,邪正互爭,寒熱時作,病在半表半裏之間,故服藥雖汗出,而邪仍不得解。小便黃少,苔黃舌紅而脈弦數,說明兼有裏熱,擬和表裏、清內熱、通利膀胱水道之法治之。處方:赤白芍各6 g,川桂枝(柴胡45 g同炒)15 g,旋覆花6 g,炒半夏曲10 g,炒山梔10 g,炒香豉6 g,炒知母6 g,川厚樸45 g,煨草果45 g,白通草45 g,白葦根12 g,白茅根12 g,酒黃芩10 g,酒黃連45 g,赤茯苓10 g,赤小豆10 g,炙甘草3 g。二診:藥服四劑,寒熱大為減輕,周身舒暢,二十餘日以來無此佳象。尿量增多,食欲稍好。處方:赤白芍各6 g,銀柴胡(桂枝15 g同炒)3 g、旋覆花6 g,炒半夏曲10 g,車前草6 g,車前子6 g,赤茯苓12 g,赤小豆12 g,冬瓜子12 g,冬葵子12 g,白葦根18 g,炒黃連45 g,炙草梢3 g,焙內金10 g,炒穀芽10 g,炒麥芽10 g


施老認為此病人屬裏有蓄熱,而致外感,外邪入於半表半裏,遂使裏熱更熾,唯以和解兼清裏熱之法方能奏效。初診擬三解七清之法,其方以達原飲、柴胡桂枝湯、梔豉湯化裁。方中桂枝與二芍、柴胡與二黃、葦根與茅根、豆豉與山梔、草果與知母,一表一裏,相互配合;桂、柴、葦、豆、草同施有逐邪外出之功,芍、黃、茅、梔、知共用起斂陰、清熱、涼血之效;旋覆花配半夏曲和胃降逆;川朴除濕散滿;甘草調和諸藥並扶正;赤茯苓、赤小豆利濕給邪以出路。施老抓住邪在半表半裏,兼有蓄熱內伏的病機,采達原之意,以和解為法,佐清熱利濕之品,宣、疏、清、利共施,初診即見良效。本方藥味雖多,粗看龐雜,細審方知組方配伍均有法度,而其辨證、立法、組方、配伍也俱見巧思。施老治病風格,於此案之中可見一斑。


深入研究此案,施老名為用藥,實為用方之意更加明確。如方中厚樸、知母、草果配伍為采吳氏達原飲之意。李時珍評知母、草果配伍:治瘴瘧寒熱,取其一陰一陽無偏勝之害,蓋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火也。柴胡配桂枝,為采仲景柴胡桂枝湯之意。柴胡桂枝湯本為治療太陽少陽並病,桂枝湯解表為主,柴胡湯和裏為主,合而為表裏開達祛邪之法;《外台》用本方治療寒疝腹痛;《證治準繩》用以治療瘧疾身熱汗多。上5位藥共起祛往來寒熱之功,或係施老用方初衷。旋覆花配半夏曲,為仲景的旋覆代赭湯,和降胃氣以定中焦;去參、草、薑、棗以防溫補助邪;去代赭石,因其重鎮,不適於外感病。梔子配豆豉,源自仲景的梔豉湯,用於治療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反復顛倒,心中懊儂者。《本草求真》云:煩屬氣,躁屬熱。仲景梔子豉湯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蘆葦根配茅根,出自《千金方》,治療胃反上氣,食即吐出;以施老經驗,無論外感、內傷發熱,以及原因不明的低熱均宜使用,與梔子、豆豉相配,退熱更速。黃芩、黃連伍用出自《傷寒論》,張仲景用其治濕熱中阻,胸膈痞悶;又見於《醫宗金鑒》,亦名二黃湯,治上焦火勝等證;施老對於二黃喜用酒炒,以除上焦實火諸症,兼清裏熱。對藥配伍均出自歷代名方,信手拈來,隨證化裁,采其意而不泥其方,由此案使我們對施老對藥特點和臨床風格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總之,施老對藥既是對藥物的運用,更是對方劑的運用。然而善於用藥是基礎,在此基礎上,才能對古今名方巧妙地化裁使用。誠如施老所言:臨證如臨陣,用藥如用兵。


以上是筆者學習施老對藥的一點心得體會,湊成文字,以期抛磚引玉,在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將施老的學術思想發揚光大。


(來源: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12170203&SUID=EGBNBFDHDNCBCOPIBOLGEMCBCDOIPNFP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