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附子---太極思維之火神偏執篇

文:鄭凱元醫師


所有的病因都是因為寒嗎?就算都是因為寒,附子能除所有臟腑之寒嗎?實際上,在臨床時某『證』的發生,都會有許多種病『因』, 可以只以陰、陽兩個粗略的劃分來概略用藥嗎?透過以下的說明我們就可以了解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最原始的『古中醫』之所以可以十分有效的治病,其理念根源就 來自於《易經》,如此才能對脈、證、藥、方作出從容客觀的分析,而不是單純以 某藥治某症、某病。為醫者配方應有的放矢的加減藥味,有時加減一味藥物反而在處方中起到了反作用,有它或無它這味藥,反而更能發輝其療效。


我們以《太極思維六》的『十二璧卦圖』來理解附子這味藥的個性:【附子】味辛甘溫大熱有大毒。


據《本經疏證》的記載,附子每歲以上田熟耕作壟,十一月播種,春月生苗,其莖類野艾而澤,其葉類地麻而厚,其花紫瓣黃蕤,長苞而圓實,類桑椹子,細且黑。不管是春栽還是秋栽都是在春季出苗。秋栽在寒露節、春栽在春分節,以秋栽過節第二年春季再出苗者為佳。春栽於春分,附子在秋分後收成,所以其生成都在上清陽的時節,跟下濁陰的時節一點也沾不上邊,共經歷了春分~小滿小滿~大暑大暑~秋分。用『五運六氣』來推算,則其經歷了『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三氣,所以附子入少陰、少陽、太陰,與其對應的臟腑為心、腎,三焦、膽,肺、脾。而在這三氣主氣之時,天氣不是暖洋洋的就是日頭赤炎炎的,所以生產出個性溫熱的附子來。所以附子為驅少陰、少陽、太陰寒濕的要藥,同時也是增添少陽相火的良藥(少火生氣,壯火食氣)。


所以同為寒邪傷人,附子之熱雖可驅寒除邪,但若非少陰、少陽、太陰經受邪,而是陽明、太陽、厥陰經受邪,卻用不走這條路逕的附子,能發揮作用嗎?(從台中要去台北,你卻往屏東走,有道理嗎?)附子因入太陰,所以可驅肺經與脾經的涼寒邪氣,同而可以治療肺經的咳逆及脾經的泄利,但因每個人稟賦不同,用於中焦素有寒濕的人必然有效。但是,假使用於中焦不運脾津胃液不足的人,恐怕在未驅寒之前,中土已先受其害了,結果不但沒把病治好還傷到人,小病隨即轉為大病。


同為溫熱藥,附子可以溫脾陽使之升,以助消化吸收。但若胃受寒而失其降下食納的功能,用附子就會使病人的氣機發生上逆,而造成心悸、怔忡的後遺症,且會食難下嚥,因為附子溫熱性屬升浮,而且因為附子不走陽明經這條道路,走錯路了當然會有負作用。病若兼有血瘀、痰凝、食積鬱結者,用附子反而會助邪化熱,此時用之適得其害。而且附子雖可用於涼寒證,但若所受涼寒邪氣的病位不同,如屬厥陰、太陽、陽明者,用之則無效,此時用附子也只是風馬牛毫無作用了。


這幾年我臨床驗證了多例寒證,因其病因、病位各不相同,用附子反而病情更重,當去掉附子後病患的證情隨即迅速取得卓效。所以不分臟腑、歸經則無法準確給藥,用對了是運氣好,用錯的恐怕多如牛毛,像火神派的理論那樣概括用藥是很危險的。


(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kiy-6969/article?mid=669&prev=731&next=627&l=f&fid=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