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引經藥

何謂引經藥,歷代醫家論述頗詳。清代名醫吳瑭曰:藥之有引經,如人之不識路徑者用嚮導。張睿亦稱:湯之有引,如舟之有輯。由斯觀之,引經藥是指在處方中,用某種藥物引導其他藥物之藥力直達病所或某一經絡的一種治療方法,而藥物的歸經,主要以其功能為依據。凡某藥能治某經之病,即歸入某經。如麻黃湯之用黃麻,直走太陽氣分,桂枝湯之用桂枝以直達太陽血分。從而使藥的作用大為提高。因此,深入探討引經藥的各種規律,是很有必要的。

  一、引入肺經藥:在臨床上肺經病變,每見咳嗽、氣喘等症,而杏仁、蘇子等藥功能止咳、平喘,因之常作為肺經疾患之引經藥物。如《溫病條辨》桑菊飲中用杏仁之苦溫,引諸藥直達肺系,以療風溫初起,邪在肺衛症見發熱咳嗽之恙; 又如《和劑局方》蘇子降氣湯用蘇子之辛溫,領它藥專走肺金,從而增降氣平喘之力,以治痰涎壅盛,肺氣上逆之喘證。

   二、引入肝經藥:肝經之疾,每見眩暈、抽搐等證,而天麻、鉤藤等藥能息風止痙,故臨床上常作為肝經病變之引經藥物。如《普濟方》天麻丸用天麻之甘溫,導眾藥直歸肝臟,用治肝木虧虛之頭痛頭暈證;又如《小兒藥證直決》鉤藤飲用鉤藤之甘寒,引群藥奔入肝經,使涼肝息風之力更彰,從而療急驚、痙攣、抽搐之疾。

   三、引入心經藥:心經病變,每見心悸、失眠等症,而朱砂、茯神等藥能安神定悸,因之常作為心經疾病之引經藥物。如《蘭室秘藏》朱砂安神丸之用微寒色赤之 朱砂,帶它藥入走心經,以療心火上炎,灼傷陰血,心神受擾之失眠、怔忡證;又如《金匱要略》酸棗仁湯之用茯神之甘平,領諸藥而達心經,從而益寧心安神之效,以治肝血不足,陰虛陽亢,虛火內動,上擾於心之虛煩失眠,心悸怔忡等證。

   以上這些都是根據臟腑病證來使用引經藥物的。他如手少陰心經之用黃連、細辛;手太陽小腸經之用藁本、黃柏;足少陰腎經之用獨活、知母、桂枝、細辛;足太陽膀胱經之用羌活;手太陰肺經之用桔梗、升麻、蔥白;手陽明大腸經之用升麻、白芷、石膏;足太陰脾經之用葛根、蒼朮、白芍、足陽明胃經之用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陰心包絡經之用丹皮、柴胡;足少陽膽經之用柴胡、青皮;足厥陰肝經之用吳芋、川芎;手少陽三焦經之用連翹、柴胡。以及臨床處方用藥時常以蔓 荊子、吳茱萸、白酒為引而引藥上奔,直達巔頂;以靈磁石、懷牛膝、巴戟天為引而導藥下行,專入下焦;以川厚樸、漂白朮為引而率藥直歸中洲;以桂枝尖、嫩桑枝、老杉枝為引而領藥旁及四肢;以得純陽之氣而生之鹿茸為引而導藥奔入督脈;以受至陰之質而長之龜板為引而領藥獨走任脈;以得木水之精英而成之菟絲子為引而領藥直奔沖脈等等,都是根據經絡病證而運用歸經藥物的。

  此外,昔賢認為藥物的五味與五臟有著一定的關係<即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鹹入腎>,亦可供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理解歸經和用藥參考。

  綜上所述,正確掌握和靈活地使用引經藥物,有利於選材、用藥,提高藥物的針對性,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如韋協夢《用藥須分經絡》病有經絡,藥亦有經絡,某藥專入某經,或兼入某經,果識之真而用之當,自爾百發百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引經藥是指在處方中,用某種藥物作為引入有關經絡、臟腑的意思。它是按臟腑經絡系統來進行歸納的。

(本文由湖南省湘鄉市中醫院 周端求副主任醫師所撰寫,來源:http://blog.yam.com/qielement9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