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

一、刺血療法源流述要

傳統的刺絡放血療法,古代稱謂"啟脈"刺絡,俗稱"刺血療法"。這是中國醫學中的一種獨特的針刺治療方法。具有瀉熱、急救、止痛、消腫、鎮靜等醫療作用,廣泛流傳於民間。這種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不同疾病,用鋒利的三稜針刺入"絡脈",使之流出適量血液,達到治療的目的。


三稜針刺血是從砭石刺血法發展而來的。今天用的三稜針刺血是利用三稜針刺經絡穴道,皮膚淺表部或靜脈血管,出少量血液及人體內在氣質以治病,也就是古代的刺血絡和出血瀉熱。經臨床經驗證明,三稜針刺血療法確有開竅瀉熱,活血消腫,醒神寧志,回陽救逆的作用。


二、針具

利用三稜針作為治療工具。現在一般用不鏽鋼製成針具,針尖有三面三稜,十分鋒利。也可以用粗毫針,注射針頭,小眉刀或採血片等代替以放血。


三、刺法

針刺前,針具煮沸消毒,患者針刺部位,常規用75%酒精消毒。右手拇、食、中指持針,左手拏住患者針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須以左手做捏按提拏動作配合,便於找穩放血點。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下列治法:


1. 緩刺:用針緩慢插入靜脈半分或一分深,隨即緩慢放血。適用於肘窩,膕窩部等處。

2. 速刺:用針迅速刺進半分或一分深,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 挑刺:用三稜針挑破細小動脈,擠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胸背部和耳後等處。兒童挑疳積也常用挑刺。

4. 叢刺:用三稜針在某一較小局部,多次點刺使之出血。叢刺多結合拔火罐。

5. 散刺:用於點刺較寬的面積或循經點刺,結合拔火罐,運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拏提點刺部位出血。(豹紋刺)

6. 圍刺:圍繞病痛區,腫塊四週點刺,一般常配合拔火罐。

7. 順刺:由下向上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點,以除惡血為主。

8. 逆刺:由上向下斜刺,在針刺前可由針刺點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後針刺,以放邪氣為主。


四、禁忌症

針刺放血療法的禁忌症,《內經》中已有詳細記載。如「臟有要害,不可不察」;「五奪不可瀉」。臨床上對以下幾種狀況,列為刺血禁忌症:

1. 體質虛弱,貧血嚴重及低血壓者,慎刺。對於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者,宜進食休息,解除思想顧慮後施治。

2. 孕婦,產後,習慣性流產者,皆禁刺。月經期間最好不刺。

3. 外傷大出血者禁刺。

4. 重度下肢靜脈曲張者,慎刺。一般下肢靜脈曲張者,應選取邊緣較小的靜脈,注意控製出血量。

5. 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者,不要直接針刺局部患處,可在週圍選穴針刺。

6. 危重烈性傳染病人和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禁刺。

7. 動脈禁刺。

8. 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凝血機製障礙者,慎刺或禁刺。


(來源: http://mirochou.myweb.hinet.net/acupcamp/blood_cup/blood/blood_inner_01.ht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