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之“五段說”

出處:《中醫雜誌》1993345264


摘要:《傷寒論》一書,歷來為醫家所崇,陳蘇生老師對此不僅深有研究,並有獨到之見,早在50年代,與其老師祝味菊合著的《傷寒質難》一書中,就創有五段之說,並以此作為劃分傷寒熱病各個邪正抗爭階段的綱要,對理解病理的發展過程和指導臨床實踐,均有很大幫助。最近,因配合老中醫繼承研究班講課,陳老又作專題輔導,現初步整理簡述如下。


1.五段為邪正鬥爭的五個階段

客邪侵入人體,體內正氣勢必起來抗爭,根據邪勢和正氣的盛衰變化,必然會出現各種複雜多變的證候。傷寒六經,就是從整體出發,根據所產生的各種證候特點,正氣強弱,受邪輕重,病位深淺,以及病情的緩急,進行分析歸納,組成6個不同的證候類型;而五段之說則是把邪正相爭分成5個不同的階段。這5個階段 即太陽為開始抵抗,少陽為抵抗不濟,陽明為抵抗太過,太陰、少陰為抵抗不足,厥陰為最後之抵抗。一切外感,足以激起正氣之抵抗者,皆不出此五種階段。


人體對外邪侵襲有自愈康復的能力,祝氏稱其為自然療能。五段說的特點是從邪正相爭的角度,調整太過與不及,使正複邪退而病癒。體現了應順人體自然療能的學術思想,它使六經邪正相爭的本質更明朗化、具體化,更加容易理解與掌握。


第一階段,開始抵抗:太陽之為病,是正氣受到邪氣刺激而開始抵抗。開始,寒邪侵襲體表,固束放溫,則發熱無汗,法當表散,麻黃桂枝主之。風邪刺激放溫,則自汗而熱,法當解肌,桂枝白芍主之。


至於合病,也是表示人體抵抗能力盛衰的符號。外邪入侵,人體正氣奮起與邪抗爭,能恰到好處,名曰適度抵抗,即所謂太陽傷寒,若抵抗斷斷續續,未能完成其任務,即所謂太陽少陽。至於其抵抗超越正常自衛之目的,邪機為之激化,正氣為之擾亂,此即太陽陽明。


第二階段,抵抗不濟:少陽之為病,是抵抗時斷時續,邪機屢進屢退,抵抗之力未能相繼,太陽傷寒,正氣開始抵抗,若醫者未能及時治療則轉入少陽,有二種情況: 一是人體本身氣機受障,正氣不能及時發揮作用。二是醫生不當清而妄清之,則使抵抗不濟,因寒涼傷其正也。故曰:太陽偏清,則為少陽。如果太陽偏溫,不當扶 掖而扶掖之,則為抵抗太過,可轉為陽明。因此陽明可清,而太陽不可清。如少陽傷寒未經藥誤,而其正氣不足以敵邪,此正氣未能協調,多與身體氣機障礙有關,法當和解。和者,和協之氣;解者,解除其障礙。柴胡宣暢氣血,散結調經,為少陽去障和解之專藥。再結合其他各藥,辨證誘導治之。誘導療法主要糾正人體正氣的偏用,如少陽傷寒,正氣未以能協調,應偏而導之。對應偏而未偏者,如表應充而不充,汗出不暢,用麻、桂、柴、葛,誘導氣血向體表。不應偏而偏者,如溏渴多溺,機能偏於下,則用葛根升提誘導氣血上行,即《內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之謂也。


第三階段,抵抗太過:陽明傷寒,為正氣抗邪太過。此多發於體實氣盛之人,所謂陽明之體也,其正氣反應過猛,形成抵抗太過,也有醫生失治造成,如壯實之人,氣盛血旺,熱之不當,造成邪機益亢;或急暴之病,氣壅血亂,補之不當,造成邪機益張,或應汗不汗,造成氣機閉遏,裏熱不宣;或應下不下,造成積滯逗留,鬱蒸 內燔。均因藥誤而成陽明。


陽明病有太陽陽明、少陽陽明、正陽陽明之分,太陽陽明者,開始抵抗, 見興奮有餘之象:太陽傷寒,體氣充實者,病從火化,機能興奮,抗力太過,其病壯熱煩渴,其脈洪大滑數。表氣不宣者,其熱亢越;精神異常者,易於譫妄。治當 抑其興奮,宣其壅塞。表閉用辛,氣盛用涼,表亢用甘,氣剛用寒。辛甘理表,寒涼制亢。然偏性之藥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少陽陽明者,有障礙而 抵抗太過。障礙不一,在陽明者多為腑實,腑實者,胃腸有積滯也。此與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不同之處在於以有障為少陽,有餘為陽明。仲景寒涼攻下諸方,皆為氣盛有障而抵抗太過者設,得其平則已,過其度則害,不能知病不知人,知邪不知正,人與病,不可偏廢也。


正陽陽明者,兩陽合病,一陽足為明,今兩陽合明是過彰也。陽用太過,不能自製,亢則為害也。其病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而實,用白虎湯清之而可愈。


第四階段,抵抗不足:太陰、少陰之為病,是正氣懦怯,全體或局部之抵抗不足。言少陰而不及太陰者,簡之也。少陰傷寒抵抗不足其因有二:一為形體虛弱,二為傷於藥物。形體虛弱之人,在太陽開始抵抗之時,即有不足之征,此太陽少陰合病也,治以太陽傷寒之藥加溫壯之品,麻黃附子細辛湯 即是一例。傷於藥物者大都是久服寒涼、濫用攻下,或發汗太過、生冷無節等造成。少陰傷寒,咎在不足,處治之法,始終宜溫,陰質不足,佐以滋養;緩不濟急,輔以注射;不足在表,溫之以衛;不足在裏,溫之以壯;不足在心,溫而運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溫之以味。溫即強壯,非溫不足以振衰憊,非溫不足以彰氣化,《內經》云:勞者溫之,怯者溫之此之謂也。


第五階段,最後反抗:厥陰之為病,正邪相搏於存亡危急之秋,是人體正氣最後反抗。其原因有三:一為因於藥助,二為因於藥誤,三為因於自複。藥助,即醫生用興奮回蘇之藥,應用於病勢危急之時,即世俗所謂扳藥,服扳藥造成厥陰,此決命爭首,給病人帶來一絲生機,於病人有利。藥誤者,乃少陰誤清,以致轉入厥陰,如生命之火,日益澆漓,以至湮沒而不彰。自複者,少陰不藥,遷延日久,陰極出陽,轉為厥陰,此非正氣之複,而是邪機之退,邪退而正複。


厥陰傷寒生死各半。逆轉太陽者,不藥而自愈,此謂正氣來複。逆轉陽明者,得涼則安,失涼則危,因其人體力未傷,因於藥疲,鬱極而揚,藥誤越久,暴動越厲,不轉則已,轉則氣亢而勢張,如虎出柙,如馬脫韁,遏制無從,此時予羚、知、膏,如冷水灌頂,頓地清涼,可以恢復原來理智,從事正常抵抗,則病可愈也。逆轉少陽者,宿障未去也。傷寒逆極發厥,厥後鬱血未散,則頓亂不解,積垢未下,則哺熱不休,胸有痰飲,絡有凝瘀,皆足妨礙調節。是故熱甚而衄,有因血散而瘥者;滯壅成熱,有因攻下而愈者;痰阻成痞,服疏利即解;積瘀成癰,因毒潰而消。病之當愈不愈者,餘障未除也,障去則愈矣。


大凡厥陰逆轉之後,證見陽多者生,反之則死;氣逆漸和者生,複之過甚者死。此即仲景厥陰病熱多厥少者生,厥多熱少者死;厥回脈徐出者生,脈暴出者死之意也。


2.治療以扶抑陽氣為關鍵

陳老認為醫療的起點有二個,一方面是,一方面是,治療的方針,不是醫,即是醫,對於病人來說,人與病二者不可分割,治病不治人,其失必多,知人不知病,其弊亦相等,只有人病兼治,才會效捷而功全。立五段說以分正氣之強弱,其目的也是治人。《傷寒論》以寒邪為代表而論之,因此大都病證表現為陽氣受損,其間雖有熱證但究其成因,則多屬於外因之寒邪,隨內因機體之陽盛抵抗太過而演變化熱,因此傷寒中以損陽為重。


為此,《傷寒質難》特別指出:五段為抗力消長之符號,抗力消長,陽氣主持,陽氣者,抗力之樞紐也。氣實則實,氣虛則虛,傷寒為戰鬥行動,故首當重陽,善理陽氣,則五段療法思過半 矣。提出五段療法,不外扶抑陽氣,把扶抑陽氣作為五段療法的關鍵。太陽傷寒,抵抗適度,加熱則為太過,加寒則為不足,故重在和陽;太陽加障,則為少陽,少陽傷寒抵抗不濟,以有障也,障礙一解,即為即濟,故重在通陽。陽明傷寒,抵抗太過,重在抑陽,去其太過,便為適度,有餘而溫,是曰重陽,如火益彰,亢熱而亡。適得其平,平而再清,則入少陰,少陰不足,重在扶陽。如重與寒涼,如火漸熄,陰沉而亡。厥陰逆轉,重在潛陽。當然,這些僅是總則,臨床還當根據 具體情況,結合八綱辨證,靈活應用。


由此可見,傷寒五段是按外感熱病發病過程中邪正鬥爭中狀況,分成五個不同的階段,其源於《傷寒論》六經,而突出邪正變化,以便順應傷寒發病的規律,利用藥物的四氣五味,開合升降,誘導上下,以調整體力的盛衰,解除各種證候,使其成為適度的抵抗,減少損害,縮短病程,減少痛苦,使病人早日康復。


根據疾病之演變,有針對性用藥,加以調節,使其發揮人體內部的自然療能,創造人病相爭的有利條件,是作者的良苦用心,這不但是傷寒,也可以作為治療其他疾病的指導思想。


原作者: 陳蘇生 (來源: http://www.zysj.com.cn/mingyi/chensusheng/518-9-1.html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